|
| |
|
《診脈三十二辨》-九*辨心小腸脈 |
| 屬性:手少陰心經。爲一身之君主。神明出焉。居左手寸口。與手太陽小腸爲表裏。心髒小腸腑。言其體。屬南方丁火。 言其用。心主血。其窍榮于舌。故舌爲心苗。心和則舌音嘹亮。心又藏神。血氣兩全謂之神。精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八*辨肺大腸脈 |
| 屬性:手太陰肺經。爲一身之華盖。統十二經。十五絡。五髒六腑之死生吉凶。皆于此決。盖肺居髒腑最上。髒腑之氣。 無不上熏乎肺也。以其位高。輔君主行榮衛。故曰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居右手寸口。與手陽明 |
|
|
|
|
《診脈三十二辨》-七*辨涩脈 |
| 屬性:涩。陰金也。如雨沾沙。如刀刮竹。往來極難曰涩。涩爲氣有余。氣盈則血少。榮衛不相隨。故脈來蹇滯。肺則宜此。病之所主。複中氣結。內則血痹痛。外則中霧露毒。浮涩表惡寒。沉涩裏燥涸。寸涩液不足。關涩血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六*辨滑脈所統有一 |
| 屬性:(動統于滑)滑。陽水也。然非獨陽。乃純陽正陰和合交結。不能獨取而成滑。陰隨陽化曰熱化。故其症爲熱。實形則往來流利。 如珠走盤。而中有力。大抵血盛則脈滑。故肾脈宜于滑而收敛。脈形清者。爲血 |
|
|
|
|
《診脈三十二辨》-五*辨數脈所統有二 |
| 屬性:(疾促統于數)數。陽火也。一呼一吸。脈逾五至曰數。是陽熱太過之脈。有力實火。無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裏熱。寸口數實肺痈。數虛肺痿。數而堅如銀钗之股。曰蛊毒。 數之甚爲疾。 脈來數時一止。而複來者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四*辨遲脈所統有五 |
| 屬性:(緩結代微弱皆統于遲)遲。陰土也。一呼一吸。脈不及五至曰遲。乃陰盛陽虧之候。主髒寒。審其遲之微甚。知寒之淺深。有力冷痛。無力虛寒。浮遲表寒。沉遲裏寒。乍遲乍數爲虛火。又有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不 |
|
|
|
|
《診脈三十二辨》-三*辨沉脈所統有五 |
| 屬性:(伏短細實牢皆統于沉)沉。陰水也。重手按下。至筋骨乃得。如綿裹砂。內剛外柔。如石投水。必極于底曰沉。是氣滿三焦。而不運于髒腑。爲陰逆陽郁之候。其病在裏。爲寒爲水蓄爲氣。有力裏實。必痰食有形之物 |
|
|
|
|
《診脈三十二辨》-二*辨浮脈所統有十 |
| 屬性:(芤洪大散虛長弦濡緊革皆統于浮)浮。陽金也。指下按之不足。輕舉有余。如風吹毛。如水漂木。曰浮。是陰不足。陽有余。其病在表。主風。有力表實風邪盛。無力表虛陰血虧。浮遲表冷。浮數風熱。浮滑痰熱。浮 |
|
|
|
|
《診脈三十二辨》-一*辨診脈大法 |
| 屬性:脈者。血氣之先也。血氣盛則脈盛。血氣衰則脈衰。王叔和分七表八裏九道七表者。浮芤滑實弦緊洪也。八裏者。 微沉緩涩遲伏濡弱也。九道者。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也。滑伯仁括之以浮沉遲數滑涩之六脈。浮 |
|
|
|
|
《診脈三十二辨》-祝序 |
| 屬性:管侗人先生。不知何許人。此書爲其手着。言簡意赅。了如指掌。洵有裨初學之書也。予于今春。得于吳市之舊書肆中。雖爲抄本。而簡端有新刊二字。似當時已付梓行。大約流傳未廣。 致湮沒。惜哉。爰將原本郵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