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九*辨候胃氣脈法 |
| 屬性:胃爲水谷之海。資生之本也。故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脈六部皆有。盖六部皆有浮中沉。中即胃脈也。此處分別甚難。即于足陽明候之。使其脈中和。無過不及。急疾則爲無胃氣。丹溪更有候胃氣法。謂男子以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八*辨方宜脈 |
| 屬性:中原之地。四時異氣。居民之脈。亦因時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脈與時違。皆名曰病。東夷之地。四時皆春。 其氣暄和。民脈多緩。南夷之地。四時皆夏。其氣蒸炎。民脈多大。西夷之地。四時皆秋。其氣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六*辨老少脈異 |
| 屬性:老弱之人。脈宜緩弱。過旺者病。少壯之人。脈宜充實。過弱者病。山甫以爲猶有說焉。老者脈旺而非躁。此天禀之濃。引年之叟也。名曰壽脈。若脈躁疾。有表無裏。其死近矣。壯者脈細而和緩。三部平等。此天禀之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五*辨男女脈異 |
| 屬性:男子寸脈常盛。尺脈常弱。弱者少肾虛火旺反多盛也。女子寸脈常弱。尺脈常盛。盛者少陽盛陰虛反多弱也。又男子之脈。左大爲順。女子之脈。右大爲順。 ●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四*辨人迎氣口脈 |
| 屬性:醫宗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爲人迎。右爲氣口。關前一分者。寸關尺各有三部。共得九分。今日關前一分。 仍在關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在爲人迎。辨外因之風。以在關乃肝膽脈 。肝爲髒。故曰人迎緊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三*辨心胞絡三焦脈 |
| 屬性:手厥陰心胞絡。名手心主。手心主者。手少陰心經之主也。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精神所舍。其髒堅固。邪物能客。客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故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絡胞。有裹心之膜。包于心外。相君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二*辨肾膀胱脈 |
| 屬性:足少陰肾經。居左手尺部。與足太陽膀胱爲表裏。肾髒膀胱腑。言其體屬北方癸水。盖人之有肾。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本立將自生。故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爲害。言其用。肾納氣。又藏志。存神守精謂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一*辨肝膽脈 |
| 屬性:足厥陰肝經。名曰將軍。居左手關上。與足少陽膽經爲表裏。肝髒膽腑。言其體屬東方乙木。言其用。心主血。肝藏之故。肝爲血海。其候在目。肝和則目辨五色。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爪與筋。皆血所養也。肝又藏魂 |
|
|
|
|
《診脈三十二辨》-十*辨脾胃脈 |
| 屬性:足太陰脾經。倉廪之官。五味出焉。居右手關上。與足陽明胃經爲表裏。脾髒胃腑。言其體。屬中央己土。言其用。 已化物爲水谷之海。胃戊化火。火熱土濕。其氣相通。推磨萬物。變化糟粕。其華在唇四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