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問聞切四診爲中醫婦科之基本診法。婦女在生理、病理方面的特點,決定其在診斷方面也有特殊之處,必要時可配合婦科檢查及化驗檢查。
◆ 望診
1.望面色 面色萎黃爲血虛;面色眈白或蒼白爲氣虛;面色青黯爲血瘀;面色晦黯爲肾氣虛弱;兩颊潮紅爲陰虛火旺。
2.望舌色 舌色鮮紅爲血熱;淡紅爲血虛;淡白無華或香苔胖邊有齒痕爲氣血兩虧。苔少或剝或有裂紋爲陰虛,舌根部苔黃膩爲濕熱在下焦。舌質黯紅或舌邊有瘀紫斑點爲血瘀。
3.望唇色 紅紫爲血熱,鮮紅而幹裂爲陰虛津傷;色淡爲脾虛血虧;深青色主痛;淡青色主虛寒。
4.望爪甲 蒼白者多爲血虛或氣血兩虛;色青紫爲寒、爲痛。
5.望月經
(1)量:過多屬氣虛或血熱;過少屬血虛或寒凝;時多時少屬氣郁或肾虛。
(2)色:鮮紅或深紅屬血熱;淡紅爲血虛或氣血兩虧;色紫黯屬血滯。
(3)質:粘稠爲熱;稀薄爲虛寒;血塊爲瘀。
6.望帶下 色白質薄爲脾虛;色黃質稠爲濕熱下注。雜色互見,兼有惡臭氣味多爲生殖道惡性腫瘤。
7.望惡露 持續量多,色鮮紅質稠爲血熱;色黯質稠有臭味爲濕熱;色紫黯有血塊爲瘀、爲寒。
◆ 問診
1.問年齡 婦科疾病與年齡有密切關系。青春期肾氣初盛,沖任功能尚未健全,易發生月經先後無定期、痛經及功血等症。生育期因胎産、哺乳易使氣血耗損,可引起月經失調、閉經、流産等症。更年期因肾氣漸衰,陰陽失去平衡,常致月經失調、崩漏、絕經前後諸證,而且是腫瘤好發時期,應引起重視。
2.問病史 根據病情重點詢問病史,問起病日期、發病原因、症狀、疾病發展及變化的全過程,包括治療經過和手術史。有腫瘤可疑者或習慣性流産史者,尚須追問家族史。
3.問月經 問月經初潮和絕經年齡,月經的周期,經期及經量、色、質,末次月經日期,經行前後伴隨症狀等。另外,還要詢問避孕措施及其對月經有無影響。
4.問帶下 問帶下的色、質、量及氣味、陰癢等伴隨症狀和婦科檢查、實驗檢查等。
5.問妊娠 問末次月經日期、有無惡心呕吐、浮腫、胎動、陰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等。並問生育史、分娩情況、分娩方式及産後有無大出血史,采取何種計劃生育措施。
6.問産後 惡露的量、色、質、氣味及有否發熱、汗出、腹痛等症。另外,還應詢問乳汁的量、質等情況。
7.問前後二陰 有否坠脹、腰酸坠感、陰癢、陰腫、陰痛及陰道口腫塊落出等症狀。
8.問職業生活情況 了解職業、生活及嗜好,還應詢問有否化學性毒物接觸史,工作或居室幹濕情況,飲食習慣,房事情況及經期有否冒雨受寒等病史。
◆ 聞診
1.聽聲音 聲音低而細爲氣虛,時時歎息暧氣爲氣郁。妊娠期聲音低啞或不能出聲爲妊娠失音。分娩時不斷呵欠,爲脫血奪氣虛脫之兆。
2.嗅氣味 經血秽臭者爲熱,陰道出血或帶下伴有奇臭者,可爲惡性腫瘤。帶下有臭秽氣者多爲濕熱。妊娠惡阻時口出爛蘋果味者爲酸中毒。妊娠之後胎動消失,腹不增大,口有臭氣者多見胎死腹中。
◆ 切診
【脈診】
婦女之脈柔軟均勻爲常脈。
1.月經脈 月經來潮時,六脈均顯洪大滑利;月經先期、過多或經行吐衄,脈多滑數或弦數,爲血熱;月經後期、過少或閱經,脈沉細或遲緩,爲血寒;芤脈見于失血過多。
2.帶下脈 脈弦數或滑數,爲濕熱帶下;脈沉細或遲弱‘,爲肾虛帶下;弦滑之脈多見于?瘕、炎症。
3.妊娠脈 寸口脈滑爲早妊之脈,指下有滑、數、動的感覺。體弱者,兼見六脈俱全,尺脈不絕者也爲孕脈。孕後六脈沉細短涩,或兩尺脈弱而又斷續不勻,多爲氣弱;孕後滑脈消失,伴陰道流血量多者,爲胎兒死亡可能。
4.臨産脈 孕已足月,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或脈象浮數散亂爲臨産之脈。或中指兩側搏動由第一指節漸達指端中沖者爲臨産之脈。
5.産後脈 産後脈應虛緩平和,如産後出血不止,可見微細涩脈,産後盜汗可見細數之脈。
【腹診】
着重診下腹部。如按之有塊而硬,推之不散,痛甚者多屬血瘀;按之無塊或痛減者爲血虛;按之有塊,推之則散爲氣滯。
◆ 婦科疾病辨證要點
【月經病】
主要辨別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的異常和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的各種症狀(表2)
【帶下】
主要辨別帶下的量、色、質、氣味異常,及伴有的局部或全身症狀(表3)。
另有五髒精液虧損,甚者精枯,無精化液,帶脈虛枯,故無帶下分泌,陰戶幹涩,或灼痛,性欲淡漠,月經稀少,不孕等症。
【惡露】
産婦分娩後,胞宮的余血濁液從陰道排出稱爲惡露。惡露辨證主要是量、色、質、血塊及腹痛等方面的異常(表4)。
【下腹痛】
婦科下腹痛辨證要根據腹痛發生的時間、性質、部位及程度,並結合經、帶、惡露及苔、脈等進行辨證(表5)。
【髒腑辨證、氣血辨證與婦科疾病】
髒腑、氣血與婦科疾病有密切關系,髒腑中以肝、脾、肾三髒與婦科疾病關系最爲密切。髒腑辨證、氣血辨證是婦科疾病診斷中的常用方法(表6、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