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網 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藥招商 醫藥資訊 产品大全 百姓OTC 醫藥搜索 醫藥展會 醫藥人才 醫藥論壇
中醫藥-中國醫藥網
中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風采   中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
中藥招商 中藥产品


中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裏
泻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涩 開窍 驅蟲
鎮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中醫知識

中醫的女性解剖命名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中醫關于解剖一詞,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靈樞·經水》篇:“若失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中醫有關生殖器解剖的認識由于受曆史條件的限制,不像西醫研究深刻,但從曆代文獻關于婦女生殖器解剖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在封建制度下,能獲得有關婦女生殖器官解剖資料是非常可貴的。學習這些器官的中醫名稱、位置、形態和功能,對理解中醫婦科學的生理和病理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陰戶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的解剖術語。陰戶一詞最早見于《校注婦人良方》。陰戶又名四邊。根據《校注婦人良方》記載,陰戶相當于陰道口四周的組織,如陰蒂、陰道前庭、陰唇系帶及大小陰唇的部位。
 
    後世曆代醫學家也較廣泛的使用陰戶這一名稱。如《醫學入門》等書籍中有“陰戶腫痛不閉者”,就是描寫前庭大腺急性炎症時的症狀。
 
    四邊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名詞在有些中醫文獻上有四邊的記載,如《諸病源候論》有:“玉門、四邊皆散,子戶未安”。說明了四邊指陰道口外前後左右四邊,即前至陰蒂,後至大小陰唇系帶,左右應指大小陰唇,由此四邊與陰戶的解剖範圍一致,可認爲四邊是陰戶的別名。
 
    玉門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名詞。又名龍門、胞門。根據《脈經》等書記載:“已産屬胞門、未産屬龍門、未嫁女屬玉門”。關于龍門的位置,在《備急千金要方》記載龍門“在玉泉(即尿道口)下,女人入陰內外之際”。提示玉門、龍門、胞門的部位相當于外生殖器的陰道口的處女膜組織,只是外形改變而已。玉門爲未婚婦女,處女膜尚完整;龍門爲已婚未産婦女,處女膜已破裂;胞門則爲已經生育過的婦女,由于分娩時胎頭、胎體經過該處,撕破和壓迫處女膜,檢查時只能見到處女膜邊緣的痕迹。但是,也有稱已婚、已産婦女爲玉門的,如《婦人大全良方》有“産後陰脫,玉門不閉”等記載,因此在某些書籍中玉門並非未嫁女的專用名詞。而是已婚、已産者也可稱玉門。
 
    關于陰戶、玉門的功能,由《婦人大全良方》的記載“玉門、四邊,主持關元,禁閉精子”。說明陰戶、玉門是性交場所,也是胎兒、月經、帶下、惡露排出的通道和關口。
 
    陰道 是女性內生殖器官名詞。陰道一詞首見于《請病源候論》。該書記載“五髒六腑津氣流行陰道”、“産後陰道腫痛候”,中醫陰道的解剖位置與西醫的陰道是一致的。陰道的主要功能是娩出胎兒、排出月經、帶下、惡露的通道,也是性交的場所。由于中醫文獻關于解剖名詞尚未規範統一,有的書籍將“陰戶”、“子腸”也作爲陰道,這需要根據書中敘述具體內容來理解,如“産後陰脫,玉門不閉”、“子腸下出”等,前句陰脫是指陰道膨出,後句的子腸下出可能指陰道後?f膨出,也可能指子宮下脫。
 
    子門 又名子戶,是女性內生殖器官之一。子門首見于《靈樞·水脹》:“石瘕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的記載,說明子門相當于西醫的子宮頸口的部位。子門的主要功能是主持排出月經和娩出胎兒的關口。
 
    胞宮 又名女子胞、子處、子宮、子髒等,屬女性內生殖器的重要器官之一。女子胞一詞首先于《內經》,在《素問·五髒別論》裏稱“女子胞”,在《靈樞·五色》裏稱爲“子處”。在《神農本草經》裏稱“子宮”、“子髒”。在紫石英的主治中記載了“女子風寒在子宮”。子宮一詞爲曆代醫學家所接受,在曆代著作中多有記載。胞宮一詞,始見于《女科百問》:“熱人胞宮,寒熱如疟”。以後各婦産科專著裏也多有記載。
 
    胞宮的位置在《類經附翼》說:子宮“居直腸之前,膀胱之後”。此解剖位置的描述與西醫子宮解剖相同。
 
    關于胞宮的形態,在《格致余論》、《景嶽全書》中記載:“陰陽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中分爲二,形如合體,一達于左,一達于右”。因此中醫學的子宮包括子宮實體和兩側附件(輸卵管、卵巢)。說明中醫學子宮(胞宮)的解剖範圍與西醫學子宮的解剖範圍不完全相同。另外從髒腑、經絡關系來看,《素問·評熱病論》說:“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素問·奇病論})又述:“胞絡者系于肾”。因此胞宮有經脈直接與髒腑相連,中醫的胞宮與西醫的“子宮”在解剖位置上有相同之處,但中醫的胞官還包括兩側附件,並參與髒腑、經絡的氣血交流和調節。
 
    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了胞宮的功能是“月事以時下,故有子”。《類經})又說:“女子之胞,子宮是也,亦以出納精氣而成孕者爲奇”。可見胞宮有排出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功能。此外,《內經》稱女子胞爲奇恒之府,它的功能不同于一般的髒腑,一般的髒,是藏而不泻;腑,是泻而不藏。而胞官卻是亦泻亦藏,藏泻有時,行使着行經、蓄經、育胎、分娩、藏泻等功能,充分表現了胞宮的特殊功能。

    中醫和西醫在解剖名上有一定的聯系,現列表供參考。

(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産業互聯網 - 企業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療器械網 - 企業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藥網版權所有 京ICP證000000號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