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吳萸生姜酒 |
|
配方:吳茱萸30克,生姜40克,淡豆豉12克,米酒500克。 |
|
功效與主治:散寒理氣。適用于寒疝往來,每發絞痛。 |
|
茴香荔核酒 |
|
配方:小茴香60克,荔枝核30克,白酒500克。 |
|
功效與主治:散寒理氣,溫中止痛。適用于疝氣,偏坠疼痛幾少腹寒痛。 |
|
橘核藥酒 |
|
配方:橘核9克,荔枝核9克,川楝子9克,小茴香15克,牡蛎粉15克,葫蘆巴9克,肉桂6克,青皮9克,白酒1斤。 |
|
功效與主治:溫陽行氣。用于肝肾陰寒,疝氣偏坠,陰囊腫大,痛引脐腹等。 |
|
三香酒 |
|
配方:木香10克,小茴香10克,八角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米酒適量。 |
|
功效與主治:暖肝理氣。適用于疝氣,偏坠。 |
|
紅靈酒 |
|
配方:當歸、肉桂各30克,紅花、花椒、幹姜各15克,樟腦、細辛各6克,白酒500毫升。 |
|
功效與主治:活血散寒。可用于凍疮、血栓性脈管炎及軟組織損傷等。 |
|
脈管炎酒 |
|
配方:爬山猴350克,白酒2斤。 |
|
功效與主治:活血逐瘀消腫。適用于脈管炎初期。亦可用于跌打損傷有瘀腫者。 |
|
丹參酒(二) |
|
配方:丹參30克,紅花15克,白酒500毫升。 |
|
功效與主治:活血化瘀。可用于脈管炎的治療和預防。孕婦忌服。 |
|
祛寒通絡藥酒 |
|
配方:熟附子45克,細辛15克,紅花60克,丹參60克,土鳖蟲30克,川芎30克,大枣20枚,白酒3斤。 |
|
功效與主治:散寒利濕,活血通絡。適用于寒濕、血瘀引起的脈管炎未潰疡者,表現爲肢端疼痛,色蒼白或紫暗,觸之發涼,受寒加劇。 |
|
海蛰荸荠酒 |
|
配方:海蛰皮500克,荸荠100枚,芒硝100克,白酒3斤。 |
|
功效與主治:清熱化痰,化積消痞。適用于痰核痞塊,瘰疬(淋巴結腫),以及痰熱咳嗽。 |
|
消瘿酒 |
|
配方:昆布10克,海藻15克,沉香3克,雄黃3克,海螵蛸6克,米酒1斤。 |
|
功效與主治:理氣消痰散結。適用于瘿瘤、瘰疬。 |
|
海帶酒 |
|
配方:海帶150克,米酒1500毫升。 |
|
功效與主治:消瘿瘤,降血脂。用于治療缺碘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機能亢進,並有降低血膽固醇,治療高血壓等作用。 |
|
五瘿酒 |
|
配方:海藻90克,昆布90克,木通60克,白蔹60克,海蛤殼60克,松蘿60克,,肉桂90克,白酒適量。 |
|
功效與主治:消腫,化痰,散結。適用于五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