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老年醫學大會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二次老年醫學學術會議定于15日至17日在廣州舉行。針對老年人群高發的消化不良與血脂異常問題,與會專家呼籲加強疾病管理,推動科學用藥,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
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1億,占總人口的22%。根據預測,到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
老年人代謝功能減退,血脂分解與代謝能力下降,成爲血脂異常的高發群體。血脂異常通常表現爲膽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 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威脅生命 健康。
管好血脂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尤爲重要。廣東省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徐琳稱:“很多老年患者只關注‘膽固醇高’,卻忽視了甘油三酯的危害。高甘油三酯還可能誘發急性胰腺炎,尤其在合並糖尿病、肥胖或脂肪肝的患者中更爲常見”。
甘油三酯水平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要控制體重,盡可能減少每日攝入的脂肪總量,還要戒煙並避免吸入二手煙,限制飲酒。
徐琳建議老年人根據自身心血管風險等級,制定個體化降脂方案,並定期複查血脂指標。除了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外,也應把甘油三酯(TG)納入重點管理。
消化不良與血脂異常是老年人群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鄭松柏指出:“老年人消化系統胃腸功能隨年齡增長而逐步退化,症狀如腹脹、食欲減退、排便困難等,往往被忽視,導致病情發展。”
鄭松柏表示,早期識別和幹預至關重要,首先應調整 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鼓勵規律 運動;若症狀持續,則需配合藥物治療,“老年人日常活動減少,胃腸蠕動減緩,常受便秘問題困擾,日常應注意飲食調整和生活習慣改變,增加膳食纖維和水分的攝入。若症狀持續影響生活質量,需配合使用指南一線推薦的滲透性泻劑,改善腸道菌群結構,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