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搜索: [訂閱][投稿]
您的位置:醫藥網首頁 > 醫藥資訊 > 行業動態

基本面比白術好的白芍爲啥行情漲不到100元?

news.PharmNet.com.cn 2024-01-24 天地雲圖中藥産業大數據 字號:放大 正常
  白芍,生長年限比白術長,用量比白術大,且主産區亳州種植面積萎縮,爲何行情卻不能像白術一樣突破百元?
 
  本期,天地雲圖中藥産業大數據平台根據産銷數據對該品種行情作一分析。
 
  白芍市場産地走動情況
 
  市場:白芍(公斤價,下同),近期産區貨源走銷加快,行情穩步上揚,持貨者喊價高于前期,現市場白芍尾芍好統貨價格在38元上下,三四級貨售價在46-50元之間,關注未來市場貨源消化情況。
 
  産地:亳州産地白芍經銷商介紹,1月22日十九裏集鎮逢集,白芍這幾日購貨商家持續增加,帶動行情迅速回升,且交易多以尾芍爲主,其它規格走動一般,現尾芍多要價在33-34元,好的尾芍報價在36-37元,帶點四級芍含尾芍的報價在38元左右;而三四級貨多要價在47-48元。
 
  白芍行情上漲
 
  
  圖:白芍2016-2024年市場價格走勢圖
 
  白芍品種,曾在2010年藥市大牛市時期,創造過26元以上的曆史高價,再加上受幹旱影響,使得該品種連續4年均價在18元以上,讓很多跟風者赚到錢,也因此刺激了各産區開始出現大範圍擴展情況。
 
  從2016年以後,持續的産能激增,價格開始一蹶不振,並連續多年在低價位運轉;2020年産新時有望上漲,但當年上半年中藥需求低迷,白芍漲價推遲。
 
  2021年産新後,受鮮貨整體量不大影響,在備貨商增多情況下,帶動貨源交易順暢,白芍價格又開始穩步上漲,價格在2022年4月價格迎來了22元的小高峰。之後市場商家開始抛貨,價格出現小幅下降。進入2023年隨着庫存消耗,加上白芍價格相對其他品種不高,又有商家開始關注,價格繼續走高。
 
  白芍産量減少
 
  白芍主産區在浙江和安徽,其中安徽亳州的白芍産量占全國總産量的50%左右。近年來,由于全國各地推廣中藥材種植扶貧項目,山東、山西、四川等地開始出現大面積種植白芍的現象,這些地方也由此成爲白芍次級産區。
 
  2020年開始國家將糧食安全問題提上議程,對此進行補貼,産地的一畝小麥就能賣到1300-1500元,而種了5年的白芍,每畝收益僅有4000-6000元。持續性的低價位,再次出現“藥賤傷農”的情況,很多種植戶幹脆把白芍挖出來,改種糧食或者其他農作物,各産區種植白芍的積極性已然不高。
 
  據天地雲圖中藥産業大數據平台統計, 2021年白芍産量 14200噸,2022年白芍産量13800噸。
 
  白芍用量大
 
  白芍爲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幹燥根,是40種大宗常用中藥材品種之一。具有養血調經、敛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功效,常被用來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挛痛、頭痛眩暈等症。
 
  據不完全統計,曆史上白芍巅峰時期用量曾達到15000噸以上,但由于用藥結構變化等原因,近幾年該品種的整體需求開始出現萎縮,如今年用量仍保持在11000-15000噸。其中,飲片需求量在3500噸左右,投料、提取在4500-6000噸,帶黑皮白芍出口量約2000噸左右。
 
  在中成藥需求方面,對平台監控的7702種中成藥品種進行篩選,目前上市銷售的913個中成藥中含有白芍。白芍需求靠前的中成藥是明目地黃丸、舒肝健胃丸和益血膏。
 
  靠前的中成藥企業分別是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江西濟民可信藥業有限公司和石藥控股集團河北唐威藥業有限公司。
 
  據天地雲圖中藥産業大數據平台統計,2021年白芍需求量爲12800噸,2022年白芍需求量爲13800噸。
 
  後市預判
 
  1、2023年白芍每畝平均收益超過2萬元 白芍種植3-5年後即可收獲,畝産鮮品在1000-2500公斤左右。就按照2023年産新後鮮貨平均價格15元每公斤計算,畝産經濟價值達1.5萬-3.75萬余元,刨除8000元左右的投入種植成本,且種植前兩年可間種其它作物額外增加收益,由此種植白芍的收益相當可觀。雖然種植積極性不如短周期的白術、白芷,對于亳州以外産區刺激還是很明顯的。
 
  2、家種“赤芍”沖擊市場 前期赤芍行情高,家種赤芍大規模種植。目前,用赤芍種子育苗直接移栽的改良二代白芍,外觀和傳統白芍區別不大,近幾年主要在河南、山東、甘肅、東北和新疆發展快、産量高,種植周期短,家種赤芍行情低于白芍行情時,這部分産量就湧入白芍市場,2023年産地專家統計白芍加赤芍産能在2-3萬噸。
 
  3、易管理易存儲特性,白芍隱形庫存有量  白芍質重耐存儲,放在西北山洞倉庫裏10年以上也不會變質,客觀上造成白芍庫存量極爲豐厚。其中,2019年是這幾年中白芍産量最大的年份,達到2.10萬噸左右,雖然2020年産量僅有1.60萬噸,加上曆史庫存,仍會對白芍上漲行情造成一定影響。
 
  綜上所述,白芍2023年亳州産區減少,但亳州貨占比大幅下降也是事實。該品種植周期長,2023年之前包地大戶種植每畝收益每年1000元,種植面積是減少的,就算2023年擴種,産量大增也需要等到2026年之後。白芍基本面比白術強,但是需要關注低價“赤芍”來襲,這個産量不容忽視。
返回頂部】【打印】【關閉

【版權聲明】秉承互聯網開放、包容的精神,醫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注明來源醫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産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返回醫藥資訊首頁

食藥法規APP

中醫藥APP